我們過年包的是鼎湖山裹蒸,不是粽子
每當年關將至,肇慶老城區總會煙霧氤氳,伴隨著裊裊清香,那是一種溫馨親切、不能忘懷的味道——鼎湖山裹蒸。
鼎湖山裹蒸是廣東肇慶地道的特產,以個頭大、味道香著稱,咬一口,吸收了柊葉清新的糯米綿軟彈牙,與肥肉攪勻的綠豆甘香可口、肥而不膩,滋潤著口中的每一個味蕾。
鼎湖山裹蒸怎么做?
正宗傳統的鼎湖山裹蒸的主要原料是糯米、綠豆和肥豬肉,其比例為10:6:4,以柊葉包裹,用尖頂大竹帽作為包制模具,依照柊葉包糯米,糯米包綠豆,綠豆包肥豬肉的順序包裹,最后用水草或者席草捆扎,每一只都呈枕頭狀或埃及金字塔形,重量約一市斤。
傳統燒煮鼎湖山裹蒸的器具是大鐵桶,將包制好的鼎湖山裹蒸一層層放置在桶內,加入清水猛火燒煮,在燒煮過程中桶內熱水會溢出和蒸發,需要不斷補充熱水,以水面蓋過最頂的鼎湖山裹蒸為標準,經過八至十個小時的連續用柴猛火煲煮,柊葉內的糯米、綠豆和肥豬肉會互相融化,混為一體。這樣,色、香、味俱全的鼎湖山裹蒸便可以上桌食用了。
要做出香氣橫溢的正宗鼎湖山裹蒸選料很重要,糯米、綠豆都以當年產的為佳,糯米淘洗后浸泡,綠豆去豆衣,對半磨開,篩去癟豆;做餡的豬肉以肥瘦相間又偏肥的五花肉為上乘,洗凈瀝干后用適量的精鹽、曲酒、花生油、白芝麻、五香粉等腌制一晚。
柊葉是制作鼎湖山裹蒸的特有材料,屬涼性陰生植物,含豐富的葉綠素,生長于山谷、溪澗之間,目只在西江兩岸才有出產,據說冬天采摘最佳,具有色綠、葉香、柔韌、防腐的特點,且柊葉性寒,有清熱解毒、降火的作用。
鼎湖山裹蒸怎么吃?
鼎湖山裹蒸的吃法也頗具特色,肇慶人通常是將熱氣騰騰的鼎湖山裹蒸從鍋里取出之后,拆開柊葉,后用筷子將鼎湖山裹蒸的糯米層綠豆層和餡拌勻,此時品嘗方可體現鼎湖山裹蒸的原汁原味,甘香軟糯令人回味無窮。
而另一種吃法是將鼎湖山裹蒸柊葉打開后,用豬油煎至金黃,表皮香脆,直接食用,同樣味道不俗。